都防系 林宜瑾 赴韓國明知大學校交換計畫

在校期間,交換計畫只是一個雛型,身為設計系學生每學期都有必須完成的專題,若出國交換勢必會延畢,也不如與語言學系的學生是一個亮眼的優勢。因此我參加了許多活動想要補足我不能出國的夢想,偶然間,父母主動和我談起是否還有出國交換的意願,我當然願意,即便是在畢業製作同時,還要申請交換、寫自傳抑或是找老師寫推薦涵,所有的過程都是奠定我出國的基石。

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文化跟習性,韓國是一個相對團結的國家,因為學習過一些韓文,參加了兩個學校社團,社團裡面只有我一個人是外國人,大家都對我格外照顧,聽不懂的部分都還會幫我做講解,但如同我們所熟知的,韓國是一個有著多元喝酒文化的國家,聚餐的時候一桌喝個三五瓶燒酒都算少,遇到活動的時候是敞開來一箱一箱的喝,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強烈的文化衝擊,即便我們只有兩個小時半的飛航距離。

一個班級的組成有著各個國家的學生,某堂課認識了兩個荷蘭同學,雖然我們只能用英文溝通,但是她們兩個親切又好相處,而且我第一次看到這麼高的女生,甚至其中一位身高187公分,我在旁邊很像誤入的小矮人,即便她們韓文一句都不會,但我仍能在她們身上看到面對不同文化滿滿的自信。

台灣位於副熱帶國家,平地終年不見雪,這一趟交換剛好對上韓國的秋冬,泛黃的樹葉開始飄落的時候,我在韓國最期待的季節將要帶來白靄靄的雪,韓國的冬天是乾燥的冷,手臉嘴都會乾到脫皮的乾冷,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雪的興奮,足以忘記脫皮的手指,初雪下的那天清晨,雪量已經夠我堆起一個小雪人,那是我第一次深刻的體會到,不一樣的冬天。

想要給未來有計畫出國交換的學弟妹幾點建議。

在國外我曾經很失落過一段時間,覺得我犧牲了這麼多,和家人隔著一片海洋的距離,朋友們也因為上班時常聯絡不到,但是交換生活卻沒有我想像中的美好,偶然之間看到了一段話,「終究,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一個人對生活的所有想像,這裡沒有滿足我對生活的想像,不過或許我不再需要將自己生活的期待,寄託在一個城市的給予;而是想如何把自己對生活的憧憬,一點一滴的放到日常裡,但無論我在哪裏,我都想過著我對生活的想像」雖然說起來可能很掃興,但不要對自己的交換生活給予過多的期許,可能現實很骨感的時候,會同我一般感到異常失落或不值,但是這些感受都是可以調適的,相信每次好與不好的體驗,都能帶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讓你更加認清自己想要生活的樣子。

善用學長姐及網路資源,對於要去交換的學校,做好詳細的了解,宿舍、學伴、交通等等,如果不是善於找尋資源的學生,建議挑選對方學校有較完善的學伴組織或是同行台灣人數上限較高的學校。

最後預祝每個想出國的你,都可以過著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