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心起念
在高中時候就有寒暑假短期交換的制度,但當時家人並不同意,以及當時的家教也有向我說過大學的交換學生,讓我在上大學前就對交換學生充滿憧憬。不幸的是在成為大學生一學期之後便遇到疫情,便將想去交換的想法放下,到大四時疫情趨緩,加上大四上學期腳受傷,在養傷那段時間抱著不想讓自己後悔的心決定報名了。
如何獲得鼓勵/心理建設
因為自己是想很多的類型,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來韓國生活,甚至是到心儀的學校交換,但又很想為自己勇敢一次!所幸身旁的家人和同學給予我支持,讓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後來面臨交換續留的決定,連其他台灣交換生也鼓勵支持我多留一學期。
說服家人
就像前面提及高中也有類似的活動,當時家人沒同意,希望我等到大學再去,不巧碰上疫情就沒向他們提起過了。到大四想報名時和家人討論,因為有家人以前有遊學過,本想繼續卻無法,所以希望我能不留遺憾、好好享受交換生活。本來家人希望我可以去歐美國家,後來又不想我離家太遠,一致決定離台灣沒有很遠的韓國,甚至收到錄取通知之後還和家人來韓國玩時一起去學校看看。
申請準備過程
因為自己比其他人更臨時決定想去交換,所以也需要做更多準備與努力,一決定想報名之後便不停上網查資料,也詢問系秘書和國際處的老師,讓我後面不管是文件公證,辦理簽證和行李準備都能順利進行。
前後心情與期待
剛開始心情是一半緊張一半興奮期待,因為是我第一次離開家裡到其他的地方生活,而且還是去國外,多少會擔心自己是否能適應。到了韓國後,不管是室友還是認識的其他交換生,每個人都很友善,一起度過了美好的交換生活。
學校/課內生活分享
韓國大學上課時間和台灣學校有些不同,也因為這樣所以一開始上課也比較不習慣,韓國的課程主要是三個小時,有些老師選擇一次上完,有些老師則會將課程分成兩天,一次上一個半小時;最不一樣的是韓國沒有固定的午餐/午休時間,要自己安排吃飯,交換的第一個學期我就是沒注意到這點所以偶爾沒時間吃午餐。
交換的兩個學期我分別選擇了不同的課程,第一個學期我選了韓國文化課、初級和中級韓文,這些主要是開給交換生的課,所以上課之餘還認識了其他國家的交換生。因為自己在交換前只學過一點韓語,想給自己一點挑戰所以初級和中級就一起選了,老師非常親切,上課還會融入關於韓國的景點或文化。第二個學期我選擇了韓國文化多樣性、中文會話、傳播理論,和上個學期不同,我選了兩門本科生的課程,一方面是想體驗當地上課的氛圍,一方面是想挑戰自己。中文會話雖然上課大都使用中文,但我們考試時也是要寫韓文,所以能同時學習韓語和中文的表達方式,也讓我認識到外國人如何學中文;傳播理論雖是英語授課,但也有許多韓國人選課,可惜的是這是純聽課的課程,加上韓國學生一天的課比較多,上完馬上要去趕下一門課,所以旁邊坐韓國人也較沒機會和他們交流。
交換一學年,幸運的是兩個校慶都體驗到了,第二個學期的校慶最為盛大,為期一週,有許多學生攤位和餐車,最後兩天還會有校慶演唱會,邀請了許多歌手和團體。
當地/課外生活分享
- 韓國文化體驗
來韓國一定會體驗穿韓服,學期間我和其他交換生一起穿了韓服去景福宮,那天剛好是韓國的初雪,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雪,讓韓服這項體驗更加特別。
- 各地探訪
在課餘期間我也和其他交換生去了許多韓國其他地區,體驗不同於首爾的韓國氛圍,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南北韓非軍事區(簡稱DMZ)和大邱。DMZ可以參觀地道和去觀景台看北韓,因為情勢關係沒有看到板門店;大邱是韓國偏南部的地方,和同學還體驗了一晚韓屋住宿,碰巧的是住宿旁是許多機車行,在台灣很常見,卻是在韓國非常少見的,也讓我們對大邱多了一份親切感。
- 韓國娛樂產業
第一個學期剛結束時很幸運抽中歌手的跨年節目預錄,有了進電視台參觀的機會,過程中見識到音樂節目是如何錄製歌手演出,加上自己主修傳播科系,所以覺得這個經歷更有意義。
求學/生活感想
這趟交換生活我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像是住在國外一段時間、體驗宿舍生活、看雪、獨旅。在這裡無論好壞,體會了很多以前沒遇到的事,一段旅程中不可能只有甜,在過程中一定會有酸甜苦辣,學習勇於面對與接受這些也是在這次交換生活中我學到的。自己個性偏害羞,雖然交到的韓國朋友不多,即使交換結束仍想繼續精進韓語,期許自己以後還有機會再來韓國長住一段時間。一路上不管是家人、同學、老師和在韓國認識的交換生們,都受到他們許多的支持與幫助,非常感謝他們。最後想謝謝自己想起了想去交換這件事情,如果前年沒有想到的話,我可能就沒有機會開闊視野和增添那麼多美好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