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教系 林資堃 赴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大學交換實習計畫

到荷蘭實習華語教學及做交換生,除了在當地學校教書時,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華語教學經驗以外,由於我們合作的學校是商業學院,所以我們可以選與自己以往所學不同的商業課程,讓自己的知識更廣更充實。就因為這種「一兼二顧」的想法,我決定要申請系上的實習兼交換生的計畫,也很高興我的家人一直以來都會支持我的決定,不會讓我錯失任何學習的機會。

在申請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相關文件及資料需要繳交和準備,很需要耐心去準備,還有等待對方學校回覆的結果。另外,值得提醒接下來準備要前往荷蘭的實習或交換生的,當在準備申請學校或是當地宿舍時,對很多東西會一頭霧水,當地的學校及安排宿舍的公司會很樂意幫忙只要你提出你的疑問。而且別忘了,當有些與自己權益相關等問題,要去爭取,不懂務必親自寄電子郵件詢問。

這次在荷蘭的實習當中,主要是以教學觀摩為主,換句話說,也就是老師在台上上課,而我們實習生坐在台下記錄老師如何上課、教學方式、時間掌握、學生常錯之處、或是漢語語法點等,當學生在課堂上作練習時可以在一旁協助學生,回答他們不懂的地方。而實際上台教學的課時只有一堂課,九十分鐘。雖然和我原本想的可以試教更多節課有所不同,但是在觀摩過程中,看老師的教學、時間的掌握、如何將學生帶入一些語法點等,會是在那試教的九十分鐘或甚至是未來都很有幫助。跟學生相處時,帶我們的陳老師剛開始的時候也告訴我們,盡量把學生當做朋友,讓他們有機會跟你講中文,練習中文,所以也不要再課堂上表現出台灣學生常有的害羞或是不敢言的樣子,因為在那堂課時我們主要還是要華語教學,而不是學生的身分。老師非常的有耐心,也很願意課後跟們分享一些教學的技巧。這幾個月在阿姆斯特丹的實習讓我了解到,很多的教學經驗、技巧或是訣竅,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而以前因為系上所規定的「二十小時華語小老師」、紐約海外實習這些經驗還有這幾年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讓我這次在阿姆斯特丹的實習更加地從容,也讓要升大四的我對於華語文教學更加肯定自己。

指導我們的陳老師是個非常有耐心的老師,我們有不同意見時她會很大方地聽我們的意見也不吝嗇地給我們指導以及分享她之前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等。然而在這幾個月的實習中,印象最深刻也最尷尬的是有一次老師上「中國歷史」課時,講到中國近代史的時候,竟然告訴所有荷蘭學生「中華民國政府已不存在這世界上」,而接下去講「Taiwan is part of China, NO DOUBT!」,當下我們只能說服自己是因為我們和中國所學的歷史不一樣才導致這種認知的偏差,而下課後學生們也跑過來問我們關於政治的問題以及中國和台灣的歷史,我們跟他們解釋得很清楚,也好像是對他們上了額外一堂社會課。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在學期期間,很不幸地日本發生了地震及海嘯地災害,跟我很要好的日本朋友們對於自己的國家遭受這樣的天災,頓時陷入一片哀傷,過了幾天後他們決定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覺得就算身在異鄉也能夠盡一己之力。於是我也二話不說聯合當地荷蘭同學投入他們籌劃在HES募款活動及製作影片等,並負責募款當天用書法寫捐款同學的音譯漢字,義賣給他們,而募款到的款項由學期結束後要回日本的同學帶到災區,全數捐給負責善款的機構。雖然這是一個不幸的插曲,但能夠和不同國家的朋友一起奉獻、投入、並完成這次的募款,也看到這麼多人願意參與,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經驗。

除了實習以外,在HES我們也可以選一些商業的課程,我建議以後要來的同學並且對商業也有興趣的,可以多選這些課程,學到有別於語文領域的東西充實自己外,也可以和從各個國家來的同學們一起上課,認識別的國家文化。

在生活的部份,阿姆斯特丹或可以說荷蘭這個國家是一個對於外國文化及不同事物擁有高接受度的國家,所以基本上荷蘭人對於每個人都是很友善的,而且完全推翻我對「歐洲人」的刻版印象—冷酷—的是,他們很熱心。例如我們在路上可能拿著地圖或是找路的時候,時常有人直接走上前來問你是不是需要幫忙,熱心的跟你講後可能還帶著你去等等。此外,我們的宿舍是和所有從世界各地來的交換生同一棟樓,出入單純安全外,宿舍裡也常常會有活動是所有學生可以一起參與的,像是國際美食之夜、同學生日派對、各式的主題派對。我們也很常和朋友們約好晚餐時間,各自準備自己的家鄉菜,每天晚上都在比賽誰的比較好吃!在參與所有的活動中,不只可以認識到很多從不同地方來的朋友,還可以跟他們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等。較有趣的是,每次參加活動的亞洲人就只有我們兩三個台灣人和印尼人,常常導致朋友以為我們是這棟樓僅有的幾個亞洲人。而我們也藉著這種國民外交,讓很多人更了解我們國家。

在這一學期實習下來,看起來像是個實習老師在教人家中文,其實我學到的比每一個學生都還多。從生活中學會照顧自己、對自己負責;從旅行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思考了未來的方向;從與學生的教學互動過程中,學生可以問出我從沒想過的問題,讓我更清楚我還有什麼不懂,或是讓我看到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強。而這些實際教學與觀摩的經驗有別於學校所學的理論基礎,對於未來華語文教學上更有幫助,也讓我們對於未來的華語文教學更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