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光 鄭依雯 赴德國班貝格大學交換計畫

這個疑問已經在我心中徘徊了很多年,跟家人溝通離開台灣念書這件事情也持續了很久,直到我意識到「做好平凡事,一生不平凡」的道理之後,不再渴望一定要出去走一遭,而是開始認真活在當下,而「行動」最後也成為了我與家人溝通出國交換的方式:因為心態對了,想學習的動機也就會更穩定。

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開始準備申請資料及考試報名,也請教了很多自己尊敬的教授、長輩們協助,不管是在履歷、讀書計畫,非常建議大家可以給不同的人多看看,除了會有許多忠告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你更清楚肯定自己是誰、為什麼想要走這一遭,這樣在遇到瓶頸時才能「莫忘初衷」。

出了遠門之後,還來不及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在這長途的飛機上前往德國了。

一個星期過後,我說「這趟旅程,不只是去感受、去發現讓人悸動的事物,更多的是去捨棄、去善待、去原諒自己,我不堅強也不勇敢,更不是完美,但是認真活在那一刻,不管是喜、怒、哀、樂,我都珍惜及感謝上帝給我機會『成為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一個有故事、有蘊味的人。』」離開台灣前,這趟旅程的意義是能夠去感受、去發現;來到德國後其實並沒有改變,只是心房卻在任何充足的準備下完全關閉,在過去從來都不是自己一個人。第一次,在各種鼓勵加油的聲音中,是那樣地無助,思路走到了末路、情緒到達的巔峰。說不出德文來解決事情,但,也開不了中文口拜託來帶我回家,我只能屏息。在相同的際遇裡遇見相似背景的夥伴,說著邊說就會想流眼淚的中文,想著當大家都在努力往前走向下一步時,怎麼我還在流眼淚呢?

一個月後想起第一天學校勉勵交換生犯錯,「勇敢犯錯」是什麼意思?刻意犯錯還是不在意犯錯?我試著體會。在開始習慣自己獨當一面任何困難後,現在我會說「用平常心去看待所有的怒跟哀」。剛開始擔心有太多東西怕來不及註冊、煩惱廚房一壞再壞就是修不好、糾結跟舍監沒辦法用英文溝通,太多的想太多,太多的不安,其實是「褻瀆」了自己。這些難處們就像瘀青一樣,「溫柔」會推開他們,簡單說是不要想太多,說精準些是接受他們的存在。「這些日常其實好幸福!」

交換的旅程過了一半,來到了下半末端。在以前,選擇用情緒去模糊「犯傻」的焦點也許會讓自己好些,但是「生活即是旅行」。If the thing doesn’t challenge you, it doesn’t change you.「抬起頭、勇敢走,不因害怕而換了條簡單的路」是我們能對自己最好的溫柔。給未來的學弟妹「人生沒有如果、沒有意外,每個瞬間都有價值、都有意義。」這是我對世界的學習,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最後,相信自己是很幸運被眷顧的人,謝謝老天爺的安排,謝謝家人朋友的支持,謝謝陌生人的善良,謝謝自己沒有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