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國貿 吳政澤 赴法國雷恩商學院交換計畫

從前,課本裡那些美洲的地貌奇觀、歐洲的文明發展、非洲的自然資源對一個只能坐在教室看著課本插圖的小男孩來說是多麽的遙不可及。所幸,剛上高中那會我有機會到美國交換一學期,也是從那時候我用雙腳,五官體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從此被打開。

上了大學,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國際學院就讀,希望除了自己的親身的留學經外外,也能夠聽聽來自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種族、信仰的學生選擇來到台灣,體驗不一樣生活的契機和分享我們彼此在異鄉求學遇到的軼事。當然,令一方面也希望能夠用我自身的經驗,幫助來台灣的外籍生適應這邊的生活,盡到地主之誼。在大學這些年和國際生相處、交流的過程中,我自己當然也有收穫,當中就包括確定了我大學畢業後想到國外研讀所的志願,以及對除了已經去過的美國之外,世界上更多角落有更深一層認識。結合這兩點,我於是在大三時萌生到歐洲攻讀研究所的想法並默默許下在大四畢業前一定要到歐洲走走,在成本相對可控的情況下先踩點口袋名單裡的城市,確認歐洲的生活是否適合我,同時讓自己提前適應完全獨自一人在國外的生活。

申請的時候,選擇國家的過程其實並沒有困擾我太多。因為希望能在六月畢業季前回到台灣,到現場參加畢業典禮給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而符合該條件的又只有表訂五月學期就結束的法國,所以法國沒有懸念地成為我志願序的第一順位。其中位在西岸的雷恩算是一座大學城,治安相比其他大城市較穩定,生活開銷也較低,因此成為我的首選。經過幾個月的資料準備和簽證申請,終於在大四下頂著疫情的壓力出發前往法國交換,就此開啟了人生第二次的交換之旅。

一學期的研修時間讓我成長最多的,除了學校課程外還有獨自旅行的經驗。從我認為收穫最大的個人心態開始,到提昇的軟實力再到最為攏統、平凡的專業知識增加為順序,以下是我這五個月來交換的具體效益:

心態

不過份趾高氣昂,更謙卑的心態。俗話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去了一趟歐洲看到那些動輒上千年的古蹟、文物之後才見識到每一個當下乃至人類文明在歷史長河中是多麽渺小;發現身邊同學或是連火車上一面之緣的陌生人,精通 3 種以上主流語言是常態,會講 5、6 種語言的人甚至不在少數,才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倚仗自己還可以的英文程度而故步自封了,得珍惜中文母語的語言優勢並加緊腳步多學習第二外語才能讓語言優勢再更上層樓;有機會以人為鏡,明自己得失,在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待人處事的優缺點後,知道哪些特質是有利於自己未來發展的,又有哪些是需要引以為鑒去避免的。
不對自己完全絕望,更有自信迎接未來的挑戰。在雷恩商學院面對不一樣的教學風格以及和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企圖心很強的同學同場較勁,即便他們很多人都非常有實力,也許多值得我借鑒學習的地方,但是在這樣亦敵亦有的關係裡,我覺得自己也絲毫沒有居於下風。不管是課堂、作業或是期末報告的表現都相當被老師肯定,這讓我更加堅信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而我剛好也有這樣的能力能夠種這樣的瓜並期待相對應的果。
不給自己設限,更不安於現狀的好奇心、不畏失敗的勇氣、和不給自己找藉口拖延的行動力。雖然我從小到大都算是接受度很高且願意嘗試新事物的人,但隨著年齡增長,做決定的時候考量的除了自己的喜好之外,會開始有更多限制自己思考和行動的理由,有時候反而過份擔心投資報酬率、成敗、或是普世價值觀狹義界定的意義和認可度。在歐洲,既沒有人認識我,因為步調較慢的關係也相對有更高的容錯率,少了這些包袱,我更能夠放手去大展拳腳、分享意見,從零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軟實力

簡報能力 — 口頭報告能力對我來說一直是很大的硬傷,其中原因包括對自己的聲音沒自信和得失心太重,怕失常反而表現得不夠自在。所以即便我的 ppt 做得多好,講稿準備得多充分或是事前做了多捨次彩排,我總是會在正式報告時有不滿意的地方。而在雷恩這學期,大家在台上放鬆做自己的表現,加上幾乎所有老師都要求學生不能帶任何稿子或小抄上台,所以即便還前幾次的報告因為水土不服的關係表現沒那麼理想,但是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我感覺自己的口頭報告能力雖稱不上好,但至少達到我心裡的合格標準了。
時間管理 — 歐洲商店的營業時間通常都到傍晚而已,有時候還會看心情提早結束,再加上要上課、課表又不固定的關係,所以處理完一天的事情留給自己可運用的時間其實真的不多,有時後這些空檔時間又被其他雜事像備料煮飯、居家清潔等等切割得很零碎,所以在歐洲的五個月,也增進我多工處理問題和妥善運用時間之餘還安排休息的能力。
行程規劃 — 因為沒有太多時間好好規劃行程,有時候甚至是意外看到特價的車票才臨時決定的出發時間和目的地所以幾次下來也逐漸熟悉運用網路資源,整合各大平台(如 google、 youtube、tiktok、小紅書等)的資訊有效規劃路徑、住宿和三餐溫飽。
意外排解 — 每一次處理旅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意外,例如防疫規定,訂錯車票時間,飛機行李超重,交通誤點,手機電量焦慮,風暴天災等,除了更能消化自己焦慮的情緒外,也學會在解決問題時更彈性圓融。
選擇、決策能力 — 「選擇」一直是人生最大的課題,因為害怕失去,害怕錯過。選擇困難也成為最困擾我的問題之一。出國研修的過程不乏有需要我做出選擇的機會,舉凡該提早收假,多一點時間準備期末考,還是在意大利多待幾天,不錯過壯觀的米蘭大教堂;或者去一直想去的愛琴海,還是就近到法國旁邊的瑞士旅遊就好;又或者該冒著更多暴露在確診新冠的風險裡也要在我夢想的倫敦多待幾天,還是考量盤纏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點到為止就好,儘早回國。每一次做出選擇前內心走過的糾結和做出抉擇後放下遺憾的過程都讓我現在做決策時能更果斷、釋然。
專業知識

課程的訓練後,當然在相關科目的專業能力也都有所提升。舉例像是分析問卷結果的數據整理能力,B2B 企業的營運模式,專案管理的 dos and don’ts 和資訊系統的博大精深等等。相信這些知識對於我未來就讀研究所時都能起到關鍵的銜接效果。
大學四年其實稍縱即逝,所以每一學期不只是成績的維持,課外活動和寒暑假的安排也都至關重要。出國交換或許不像實習經驗能夠為未來的就業/升學起到這麼直接的加分效果,但過程中的自我成長和結識的人脈絕對都是終身受用的!總說青春不留白,在時間、預算許可的前提下,交換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相信不管你是什麼特質的人、有什麼樣的興趣,在國外研修期間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收穫,活出專為自己客製化設計的一學期/學年。